纪念《中国设备工程》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时间:2016-05-27浏览: 次
5月20日,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和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纪念《中国设备工程》杂志创刊30周年暨振兴装备设备中华行——朗坤设备点检信息化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内电力、冶金、建材、交通、石化、烟草、粮油等装备领域、软件和咨询行业的专家学者,部分省市设备管理协会的代表,共计8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杂志如何为企业搭建宣传交流平台建言献策,就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做主题研讨,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在本次会议上,有7位专家做了专题演讲,并表彰了一批对《中国设备工程》杂志建设有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图1.会议场景
清华大学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王晨总工程师代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民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向《中国设备工程》杂志创刊30周年表示祝贺。在会上,《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向王建民教授颁发了“特别贡献奖”证书,以表彰近几年来其为杂志社建设所做的工作。图2.获奖证书
图3.王晨总工在会上演讲
王晨总工在会议上作了题为“大数据与实践”的专题演讲,用形象生动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到会的企业专家介绍了大数据分析的本质和应用。 他说道,“大数据平台就像厨房里的冰箱,数据就是买回来的食材,食材采购回来以后需要放到冰箱里。如何把这些食材变成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数据工程师就是厨房里的小工,帮你摘菜、洗菜、切菜;数据科学家其实就是大厨,把食材变成佳肴。其实这比喻的就是数据分析的过程。” “大数据分析不是替代人的。工业大数据是在工业领域信息化相关应用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不仅包括企业内,还包括客户、用户、产业链以及互联网上的数据。大数据分析就是以数据为依托,给人提供一种量化的辅助决策的手段,这是工业大数据分析的本质。”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让工业生产更加智能、有效、快速,而互联网+,大数据是中国制造2025的有利的支撑。在工业生产中,大数据分析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由基础数据到设备的维修、故障预测、配件需求预测到驱动产品升级、创新服务模式再到全产业链优化,建立“互联网+”产业链生态,优化资源效率,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中国设备工程》供稿 \ 编辑 严进军)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简介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及全球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级期刊及国际期刊。《中国设备工程》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侧重宣传报道工业领域的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及设备管理、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改等解决方案。内容主要涉及机械、冶金、石化、化工、有色、电力、电子、煤炭、交通、铁道、航空、航天、船舶、建工、建材、轻工、纺织、汽车、军工等领域。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为该杂志社的编委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