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教授应邀出席中国气象局“智能气象”头脑风暴会
时间:2017-05-03浏览: 次
4月18日下午,一场关于“智能气象”的头脑风暴会在中国气象局举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主持会议,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多名数据科学家和气象专家就如何更好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能气象”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初步共识:智能预报应能够在短期、中期、长期预报乃至气候预测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甚至还可以用来改进传统的数值预报模式。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作为《中国气象局 清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单位应邀出席会议,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家气象中心科学主任王建民教授作了《软件学院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进展》主题报告。
王建民教授总结了中国气象局与清华大学局校合作的历史和成果,展示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国家气象中心共同自主研发的气象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应用效果和性能指标。该平台已经在全国十四个省市成功部署,业务化运行2年,实现了高效率、易维护、零故障。王建民教授强调,气象大数据具有维度高、类型复杂的特点,不同的数据类型需要不同的解码、计算、存储等多方面的设计,模块之间只有进行一体化设计才能解决气象大数据的挑战。此外,气象变化具有极为复杂的机理,通过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方法与气象领域知识融合起来,可以帮助气象专家寻找到对预报有价值的信息。他针对短临预报中的雷达回波预测问题,从人工智能的算法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初步成果,为这个传统数值模式预报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报告的最后,王建民教授以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为例,介绍了交叉融合对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他表示,如果没有行业专家的理论支撑,是无法分析和验证大数据的预测结果的。而眼下,搭建知识互补的人才团队,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匡秋明博士表示赞同,他认为,“智能气象”不仅是胜在计算资源,更是要通过行业需求,梳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智能预报”发展空间广阔,但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现这一想法,需要合作的胸怀和对需求的准确把握。早些年提到人工智能时,一些气象专家会有抵触情绪。但随着相互合作渗透,两个领域的专家获得了更多共鸣。气象专家已经看到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变化,更应积极迎接和适应。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机制的建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未来将深化与清华大学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气象”取得新的进展。
(撰稿 龙明盛)